101岁杨振宁月工资惊人!凭什么?回国养老,却把青春奉献给别国

 人参与 | 时间:2024-06-18 20:24:58

在当今这个物质至上的岁杨时代背景下,金钱的振宁资惊诱惑无处不在,许多人为了追求财富不惜一切代价,月工甚至冒险犯难。人凭

说起杨振宁,国养几乎每个中国人都知道。把青别国而大家知道这个名字不是春奉因为他在世界物理界做了多大的贡献,而是岁杨从“他82岁娶了28岁的娇妻”的娱乐报道里得知。



通过这种方式而被家喻户晓,振宁资惊实在是月工可悲。要知道他在国外是人凭国宝级别的存在。而国人只知道他是国养物理学家,可具体做了什么,把青别国谁也说不上来。春奉这也是岁杨国人对杨振宁又熟悉又陌生的原因吧。

然而,这也不能全怪国人,毕竟他一直在美国,不像大家耳熟能详的那些物理学家,像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人,为了中国的核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有句话叫“理论指导实践”,杨振宁就是那个理论,钱学森等人就是那个实践,不能说谁比谁伟大,两者缺一不可。区别在于实践可以看得见,摸得着;而理论通常是枯燥的公式,看得见,摸不着。



于是,有人说,杨振宁把最好的时光都奉献给了国外,老了才回国,换回中国籍,甚至还跟年轻人抢媳妇,也不见他做科研,每年还拿那么多工资?真是让人心理不平衡啊!

事实真是这样吗?杨振宁的工资有多高呢?

在上世纪60年代,普林斯顿给杨振宁开出的是70万美元的年薪,而当时美国高校教师的平均年薪不到4000美元。

2003年回国后,清华给出的工资是月薪100万人民币,也就是年薪1200万元。这个工资跟同年代的美国来比肯定还是差点毕竟60年代就已经70万美元了,但是国家发展水平不一样,不可同日而语。杨振宁回国肯定也不是为了钱。

其实不管是美国也好,中国也好,既然工资能给到这么高,就说明他值!这点毋庸置疑!



那么他到底为中国做了什么呢?值得清华给出这样工资?

当年杨振宁回到母校清华以后,清华非常重视,给出了月薪100万的工资,杨振宁欣然接受,大家还以为杨振宁是一个爱财之人。然而后面他做的事情,却让大家对他彻底改观。

01

尽管在这个以物质为核心的时代里,金钱的吸引力似乎无所不在,令无数人为之奋不顾身,有些人却能够超脱于物质的束缚,坚守自己的道德准则和人生理想。比如,杨振宁他的月收入高达百万,然而他选择了将所有的收入无私捐出,这份坚持和慷慨,实在令人钦佩。

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以他在学术界的声望,组建了一个“国际学术交流论坛”,海外华人马上给学校捐了几个亿来建这个场馆。他用他的影响力,每年把世界上一流的科学家聚集到中国来交流一下,我们就可以了解到美国人、日本人、欧洲人的研究以及世界前沿的科技的方向。进步最好的方法就是向优秀的人学习,这个价值值多少钱?

02

事实上,在2003年,中国和美国的理论物理学实验室依然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就是因为这些差距,杨振宁才致力于建立世界一流实验室。

他的学术研究已经在那里了,属于业内顶端。如果他是为了搞科研,那他就不必回国,毕竟国内的实验室远不如美国。所以,他在耄耋之年回国的本意是不打算自我超越了,而是希望用自己的力量提高国内的科研水平,缩短和其他科技强国的差距,我想这才是他的主要方向。

他曾说过:“尽管我知道国内与美国的差距,但是无论如何人不能等下去了,怕再不回就没有机会为中国的发展尽上一份力”。

所以他本人不搞科研,但他的学生们还在全世界搞科研,他在与时间赛跑,尽可能地为国家培养和挑选栋梁之才,为他们铺路和指导,这就是大师存在的意义。

03

清华给的工资,他一分也没有用,全数又捐给了学校,用这些钱贴补国家,建设了60 多个实验室,以支持清华大学的物理发展。在此后,他又把自己的收入拿出来捐赠给其他大学,用来支持国内理论物理学的发展。

杨振宁说自己已经很老了,要那么多钱干什么?与其把钱花在一个老骨头身上,不如好好发展国内的理论物理研究才对。甚至可以说,由于杨振宁的这笔投资,让中国的理论物理学发展得到了巨大的突破。

04

一直以来,杨振宁都被称作是爱因斯坦之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但是杨振宁却说自己和爱因斯坦比不了,自己只是趁着这把老骨头还能动,多做点事情罢了。

哪怕年过100岁,杨振宁依然活跃在讲坛之上。很多学生抱着崇敬的态度来聆听杨振宁先生的教诲,也是为了能够让自己多受到这一点熏陶,毕竟有时候伟大的人一句话的点拨,就能让人豁然开朗。

三尺讲坛代表了杨振宁先生的一生,他的父亲就是在讲台上一直呕心沥血到了人生的最后关头,而杨振宁先生表示,他也将会追随父亲的脚步。

也许对于他来说,祖国的下一代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这笔钱,他只不过是撒下了一颗又一颗的种子,哪怕等到他离开这个世界以后,这些也终究会有破壳发芽的那一天。而到了那时,也许大家才能够明白什么叫做桃李满天下。

05

杨振宁先生虽晚年才回国,但他一直心系祖国的发展。早在中美刚刚建交的时候,他就是第一批踏上中国土地的华人科学家。

之后的每一年,他都会回国一到两次,每次都会跟周总理交流中国现阶段的发展方向及不足。而他更是在20年前就提出过要重视芯片的发展。

他在全世界交流学术,见到了世界上最先进的东西,所以有具有前瞻性的眼光。所以我国如今的快速发展,与这些优秀的爱国人士的努力密不可分。

06

而被大家津津乐道的娇妻翁帆,这是一个伟大的女性,经过深入调查,我们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翁帆并非普通助手,实际上她是一位非常出色的科学家,也是杨振宁团队中的重要成员。她默默地为杨振宁的研究工作付出了大量心血,甚至牺牲了很多私人时间和机会。

此外,翁帆还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在大学担任教授一职。她对教育事业的贡献同样不可估量。她培养了一批杰出的学生,并为年轻的科研人员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和支持。

因此,翁帆之所以获得如此高额的退休金,是对她多年来的无私贡献给予的回报。这不仅仅是金钱上的回报,更是对她在科研和教育事业上的重要认可。

她用自己的青春和满腔的崇拜,把杨振宁照顾的很好。

不被世俗理解的东西,不一定是错的,有时候可能是我们的格局和境界不够高,我想所有人都应该跟她说句:“谢谢!”

科学事业不仅需要个别英雄的辉煌,更需要团队的合作和每个成员的努力。杨振宁和翁帆的故事是一个例子,让人们重新审视科研过程中的每一个角色,以及他们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

让我们祝福这对伟大的夫妇,祝愿他们一如既往的幸福!